A+ A-
A+ A-

回到院子。

文琴拨弄着桌上的地球仪,想着白日时父亲的一举一动,便猜测艦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,或是该是国内发来的报文讲了分外紧急的事,她猜不出头绪,只是隐隐记得那个闯进礼堂的水兵,能讲一口流利的牛津腔,不像是海圻艦的做派,倒更像自己叔父程世襄所在的海厦艦上的兵……

安娜端来两盘面包,问文琴是泡牛奶吃,还是涂沙拉,偶然撇见她身前的信笺周围,明信片下放着一沓照片。

是素玥拍摄的雍城的牡丹。

安娜以记者的眼光评判这牡丹品次,自然是一番洋洋洒洒的赞誉,可翻到那张合影时,安娜霎时敛住了容,静静端详着身处人群中央,那个唯独坐在石墩上的雍容女人。

她问文琴:“这便是晴熹,晴夫人?”

文琴点点头,眼神却落在了母亲身旁的人身上,那个年青人同自己年岁一般大。那张脸似曾相识,可文琴想不出究竟是在何处见过,她只是同安娜不断讲着话,大多是释义领事馆送来的纪念品背后的故事。

安娜很有兴致,对于海圻艦的环球航行,她吃着面包,直到碗碟里的果酱被蘸干,方抿一把嘴角,凑文琴近了些,说想要文琴带自己去一趟淞沪。

文琴望着安娜手里的世界地图。大洲大洋之间,海圻艦的航线,被形象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红线,迄始点正是是淞沪杨树浦港口。

安娜性情热忱,伶言俐语,跟自己和娘亲仿佛阴阳的两面。

一阴一阳之为道,琴中动静见阴阳。

文琴想,来英格兰后,东方系的教授在琴艺课上阐述琴艺时,开堂之课便纠正古言之差池,举例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便忤逆了先秦之经典《周易》里的“协调”思想。

安娜却不以为意,她握住文琴的手,“《周易》哲学深度难以辩说,可小琴,你知道吗?安娜阿姨觉得水主阴象,可作为海军,几十年海风浸润,你父亲他处事却更变得越来越果断,所以那个叫魏怡玮的水兵既肯跟着***党一起闹***,要把满人***赶出北京,不妨……你可以先去见一见。”

“说到底,安娜小姨还是给我爹娘当说客来了。”话音落,她与安娜相视一笑,眼神意外落在地图上东海那一隅濒海之地——杨树浦。

一番联想在文琴脑中顿时连轴成线,她的笑容倏忽敛住,匆匆从安娜手中再次拿过合影照,果不其然,母亲身旁站着的年青人,正是魏怡玮,干奶奶介绍给自己的如意郎君。

她记得清楚,年前、杨树浦、时令惊蛰、还有那望着海圻艦离岸而流泪的水兵……种种元素杂糅在一起,文琴确信,这个姓“魏”的年青人,就是魏怡玮,而自己,则不单单在淞沪见过他……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